隨著台灣計畫在2025年5月除役馬鞍山第三核能發電廠的二號機組,象徵台灣無核時代正式來臨,這不僅是我們邁向非核家園重要的一步,也呼應全球可再生能源趨勢。然而,屬於基載電力的核電消失,如何保持電網穩定將成為一大挑戰。
太陽能及風能是支持台灣往綠能發展的重要可再生能源,但這些能源的穩定性相對於基載電力較為不足。當遇到連續陰雨的天氣、無風的季節以及太陽下山後,綠能輸出電力下降並影響電網,可能導致停電,讓企業和一般民眾感到困擾。
隨著台灣計畫在2025年5月除役馬鞍山第三核能發電廠的二號機組,象徵台灣無核時代正式來臨,這不僅是我們邁向非核家園重要的一步,也呼應全球可再生能源趨勢。然而,屬於基載電力的核電消失,如何保持電網穩定將成為一大挑戰。
太陽能及風能是支持台灣往綠能發展的重要可再生能源,但這些能源的穩定性相對於基載電力較為不足。當遇到連續陰雨的天氣、無風的季節以及太陽下山後,綠能輸出電力下降並影響電網,可能導致停電,讓企業和一般民眾感到困擾。